成都天府儿童医院:这些游戏能提高孤独症孩子的认知感觉吗?
孤独症孩子的感统训练到底训练的是什么?
说在前面:
感觉统合这个词,可能很多家长都听说过。当家长带孩子去做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时,常常会被建议做感统训练。但有些家长对这个训练不太了解,有的甚至误以为这只是让孩子做做运动、玩玩游戏。
那感统训练到底是什么?它对孩子有什么帮助?又该怎么做呢?这些都是家长们需要弄清楚的问题。
感觉统合训练是什么?
感觉统合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爱尔丝博士在1969年提出来的。她觉得,我们的身体各部分会接收到不同的感觉信息,然后这些信息会被大脑整合在一起,让我们能够对外界做出正确的反应。
这个过程就像是把我们身体各部分的感觉都汇总到一起,然后通过大脑的加工,让我们能够感知并应对周围的世界。这不是单纯的运动,而是大脑对不同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,虽然这个过程需要通过运动来体现,但它更多的是关于我们神经系统如何整合和处理这些信息。
为什么要进行感统训练?
孤独症孩子面临感觉处理、接收、调节和统合等多方面的障碍,这些障碍可能源自脑干前庭核功能不佳,影响他们的专注力、情绪调节和认知能力。
因此,感统训练对于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感觉信息、稳定情绪、提高专注力和认知能力至关重要。
促进专注力的发展
孤独症儿童出现的无法安坐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平衡力差等问题与前庭觉有关。前庭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中枢,处理脸部前方的各种感官信息,帮助大脑过滤和辨识,从而保持注意力集中。
因此,前庭觉训练对学习能力和专注力的提升至关重要。
稳定情绪,改变行为
多数孤独症儿童感知异常,影响情绪调节。在人多的地方,他们可能因听觉过度敏感而感到焦虑。
感统训练能为他们带来舒适感,帮助他们更好地调节情绪。
提高儿童认知能力
研究表明,85%的孤独症儿童感知觉处理异常,难以分辨和理解外界,限制了他们从外界获取信息,阻碍了认知发展。
这说明感统训练对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极其重要,正如我们需通过触摸、看、听、尝、闻等多种感官来全面认识事物一样。
感觉统合训练有哪些?
感统训练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项目:
01
滑梯爬
主要感觉输入:前庭、本体、触觉、视觉。
训练目的:增强双侧统合和本体-前庭感觉统合。
训练要求:孩子趴在滑板上,腹部为中心紧贴滑板,抬头,双腿并拢伸直,脚面紧绷,双手撑地滑行。
02
平衡台
主要感觉输入:前庭、本体、触觉、视觉。
训练目的:通过统合平衡反应,建立前庭平衡,发展下肢力量。
训练要求:儿童两脚分开站在平衡台两端,左右摇晃并保持平衡,可进行如排球等运动。
03
趴地推球
主要感觉输入:本体、触觉、视觉。
训练目的:加强颈部肌肉和身体协调能力,改善注意力和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。
训练要求:儿童趴在地上推球,球离墙30-50厘米,双脚并拢,手臂抬起推球。
温馨提示
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并不会因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。在孩子12岁之前,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可以有效地纠正这种问题。
然而,一旦超过这个年龄,纠正的难度将大大增加,可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响。因此,越早进行训练,大脑的可塑性越强,训练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。家长要及早带孩子去儿童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干预
更多关于孩子自闭症相关的疑问和焦虑,家长可点击下方立即通话,或点击在线咨询,得到针对您孩子专属的分析改善建议!也可以关注公众号【
成都天府儿童医院】,了解更多关于孩子自闭症相关的问题。
成都天府儿童医院温馨提示: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不适,请及时就医,寻求医生的帮助与指导,健康问题不容忽视。
在
成都天府儿童医院,我们用心守护每一位孩子的身心健康,助力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具体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123号
健康热线:028-877768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