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3-10
儿童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,主要表现为不自主、重复的肌肉抽动或发声,常被误认为是“坏习惯”或“调皮”。这种疾病的高发年龄段集中在5-10岁,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3-4倍。尽管部分症状会随着年龄增长缓解,但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社交困难、学习障碍等长期影响。
1、抽动症的核心表现
抽动症的症状可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类。运动性抽动包括眨眼、皱眉、耸肩、扭脖子等,这些动作看似随意,实则不受控制。发声性抽动则表现为清嗓子、咳嗽、发出怪声,甚至重复他人话语(称为“模仿言语”)。症状的严重程度会因压力、疲劳或情绪波动而加重。值得注意的是,约30%的患儿会出现“预兆感”,即在抽动前感到身体某部位不适,抽动后可暂时缓解。
2、高发年龄段的特殊表现
5-7岁是抽动症首次发病的高峰期,此时症状多以简单的面部抽动为主,如频繁眨眼或皱眉。随着年龄增长,症状可能逐渐复杂化,8-10岁时常出现全身性抽动或组合性抽动(如同时眨眼和耸肩)。这一阶段的患儿还可能出现“抽动爆发期”,即短时间内症状急剧加重,随后又自行缓解。家长需特别关注的是,约50%的抽动症患儿会伴随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(ADHD)或强迫症(OCD),进一步影响学习和社交。
3、干预与支持的重要性
早期识别和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。家长应避免过度关注或指责孩子的抽动行为,这可能导致症状加重。行为疗法如“习惯逆转训练”被证实能有效减少抽动频率,通过识别触发因素并学习替代行为,患儿可逐步控制症状[]。对于症状严重的患儿,医生可能会建议药物治疗,如可乐定或抗精神病药,但需严格遵循医嘱。
学校环境的支持同样重要。教师可通过调整座位、允许短暂休息等方式减轻患儿的压力。家长与学校的密切沟通能帮助建立包容的学习环境,减少患儿的心理负担。
抽动症虽无法完全治愈,但通过科学干预,大多数患儿能过上正常生活。理解与支持,是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困境的钥匙。
更多关于孩子抽动症相关的疑问和焦虑,家长可点击下方立即通话,或点击在线咨询,得到针对您孩子专属的分析改善建议!也可以关注公众号【成都天府儿童医院】,了解更多关于孩子抽动症相关的问题。
成都天府儿童医院温馨提示: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不适,请及时就医,寻求医生的帮助与指导,健康问题不容忽视。
在成都天府儿童医院,我们用心守护每一位孩子的身心健康,助力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具体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123号
健康热线:028-84433902
健康咨询热线:
028-84433902
Copyright © 成都天府儿童医院版权所有
24小时咨询热线:028-84433902
地址: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123号
备案号:蜀ICP备2024088257号
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,可联系删除。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