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天府儿童医院:儿童感统失调是怎么回事?

发布时间:2025-03-07

在接受教育的群体中,还存在着这样的孩子:他们不愿意在课堂学习、害怕学习、厌倦学习,总喜欢找各种原因请假回家休息。家长、班主任和老师对他们的行为都很苦恼,有时感到无可奈何,不知所措。本期《你问我答》邀请到江夏区金口中学资深班主任、年级主任、校工会主席黄爱军与家长们分享,怎样让厌学的孩子爱上学习。

■ 孩子厌学有哪些表现?

在生活和行为方面。他们把大量时间耗费在玩乐和睡觉上,生活没有规律,乱扔乱丢,不讲究卫生;沉迷于网络游戏、社交媒体等,忽视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和机会,例如不按时完成作业、经常找理由请假不上课等;在人际交往中表现被动、敷衍,不愿意主动拓展人脉,对社交活动缺乏兴趣,借理由不参加校园组织的活动:存在从众心理,盲目跟随他人厌学,失去自我判断能力,别人不学习我也不学习。

在心理方面。学生会产生自卑、挫败等消极情绪,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理疾病,如焦虑症、抑郁症等;缺乏自我激励和自信心,面对困难容易放弃和妥协,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感到悲观。

在未来目标方面。他们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,缺乏目标和动力,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,也不清楚该如何努力;缺乏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,遇到问题容易选择逃避和放弃,而不是积极面对。

在学习方面。学生不在乎老师的表扬和批评,觉得上课、写作业都很累人,总想偷懒,对于学习相关的事情表现出烦躁情绪。对外界无动于衷,自我封闭,在学校里倒头就睡,上课几乎都昏沉沉,下课却立马清醒;在家里除了吃饭上厕所,就关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。

■ 为什么会产生厌学的情绪?

学业压力。孩子面临各种课程和考试的压力,部分课程难度较大,考试要求高,导致一些基础薄弱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孩子承受不住。在学习中,尤其是高中阶段,孩子需要独立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,同时还要面对各种考试压力,这些压力使得一些孩子感到疲惫和无助。

个人目标与动力。许多孩子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不清晰,缺乏自我驱动力和明确目标,不知道自己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,也不知道该如何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,从而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;一些学生缺乏自律能力,容易沉迷于娱乐活动,导致学业成绩下降。

生活困扰。家庭经济困难可能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压力,影响其情绪和学习动力;在学校生活中,孩子可能会遇到来自不同地区、不同背景的同学,出现沟通和相处的问题,导致在生活和学业上感到孤独和无助,从而影响学习和成长;情感方面的困扰,也可能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学习状态。

教育体系与环境转变。在小学阶段接受的教育可能使孩子在中学失去明确目标,感到迷茫和不适。初中到高中的转变,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改变,有些孩子可能难以适应;一些孩子的家庭环境较为宽松,父母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。

社会环境与心理。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,一些孩子可能受到消极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氛围的影响,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,厌学是一种时尚或是对现实的逃避方式;面对压力和竞争,一些孩子选择通过厌学来进行自我调适和心理健康保护,但这种方式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;身边的同学和朋友的厌学行为和态度也会影响个体,如果周围的人厌学较多,个体也容易受到影响。

 

■ 如何改变厌学的状态?

当碰到厌学的孩子,家长和教师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来帮助他们改变状态。

改善外在环境,营造良好学习环境。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学习场所,避免在容易产生干扰的环境中学习。比如,建议孩子尽量去学习氛围浓厚的地方学习,在学习期间切断无用的通知提醒,让孩子能够专注于学习,融入浓厚的学习氛围中。

优化家庭环境。家长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,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。在和谐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,生活和学习习惯通常较好。相反,缺乏关心和鼓励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成功无人关注,从而变得无比失望。

调整生活习惯。现在很多孩子存在熬夜、逃课、迟到等不良习惯,这些习惯会影响学习效率。健康的作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,熬夜会使孩子感到疲惫,大脑反应迟缓,记忆力下降,难以专注做事。因此,要帮助厌学的孩子强制早起,循序渐进地调整作息习惯。

制定合理目标,目标要切实可行。帮助孩子制定适合自己当下能力的目标,以可实现为前提,避免目标过大难以把握。让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,找到自己的舒适区边界,逐步向外扩展。如果强迫孩子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,他们很难坚持下来。

关注心理状态,疏导负面情绪。引导孩子摆脱内心的负面情绪,可通过听音乐、看电影、看书、逛街或运动等方式,慢慢梳理内心的情绪变化,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。

理解孩子需求。与孩子沟通,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,试着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,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尤其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孩子,家长要保持冷静,不要情绪化或恐慌,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建议,减轻冲突情绪。

培养学习兴趣。有些孩子厌学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,家长可以多参与他们的学习生活,例如带着孩子一起读书、学习,逐渐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专注度,让他们慢慢爱上学习。

家校配合促动力。家长和教师互相配合,共同形成合力监督孩子和督促孩子学习,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律习惯,更有动力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。

“劈柴不照纹,累死劈柴人”,在引导学生克服厌学的过程中,家长、老师都应该先“照纹”,知道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具体困难,才能量体裁衣,从而在引导学生爱上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。 

推荐医师+MORE

在线挂号

咨询电话:028-84433902

门诊时间
08:30-18:00

医院地址
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123号

在线留言

  • 姓名:
  • 性别:
  • 年龄:
  • 电话:
  • 症状:
在线咨询

健康咨询热线:

028-84433902

Copyright © 成都天府儿童医院版权所有

24小时咨询热线:028-84433902

地址: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123号

备案号:蜀ICP备2024088257号

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,可联系删除。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