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4-07-30
人类幼崽频繁眨眼放电,这谁遭得住?尤其是自家娃,真是怎么看怎么可爱,但是,千万别被表象所迷惑啦!孩子频繁眨眼、耸鼻、做鬼脸……家长一定要当心儿童抽动障碍。
这些动作在短时间内出现并不一定要引起家长的担心,但如果孩子频繁地重复这些动作,或者这些动作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,就需要家长警惕孩子是否患有抽动障碍!
抽动障碍是什么?
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,表现为肌肉以非自愿性的方式收缩或者放松,导致孩子的眨眼、耸鼻、做鬼脸等动作无法自主控制;
从而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。目前医学界广泛认为,抽动障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,与环境、心理因素也有一定关系。
抽动障碍的症状
抽动障碍的症状多种多样,具体表现形式如下:
1、眨眼:孩子频繁地进行眨眼动作,甚至眨眼的次数很多,一些孩子还有一种长时间眨眼的症状。
2、耸鼻:孩子经常会用鼻子进行快速呼吸,或者突然用力把鼻子朝上抬。
3、做鬼脸:孩子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情,如张嘴、卷舌头、眼睛瞪得大大等。
4、摇头晃脑:孩子会突然扭头或者摇晃头部,以及整个身体的颤抖。
5、打口哨或者发出声音:孩子会不自觉地发出声音或者打口哨,有些孩子的声音非常大而尖锐,影响到周围人。
6、一些复杂的动作:孩子会做一些复杂的动作,如弯腰、跳跃、摆臂等,这些动作常常需要手脚配合,如果孩子长期不能控制这些动作,就会影响生活和学习。
抽动障碍的诊断
抽动障碍的诊断需要结合孩子的临床症状、家族病史、生长发育情况等多个方面:
1.神经学检查:通过神经学检查,医生可以了解孩子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,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和康复。
2.脑电图检查:在检查中,孩子需要戴上特殊的头盔,检测大脑电活动的信号,观察是否存在脑电波变化异常,以确定是否有抽动障碍。
3.血液检查:通过检查孩子的血液,可以观察到体内是否有缺乏某些营养素或者其他导致抽动的因素。
4.影像学检查:如CT、MRI等检查,对脑部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检查和观察。
怀疑孩子有抽动症?不知如何帮助孩子减轻症状?
点击下图☟,留下您的困惑,在线留言咨询!
抽动障碍的治疗
抽动障碍的治疗方式应按照孩子实际情况而定:
1.心理治疗:通过训练和指导,帮助孩子调整情绪、注意力和行为等方面,进而消除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症状。
2.药物治疗:抽动障碍可能需要长期药物治疗,药物主要针对缓解症状和控制情绪等方面进行治疗。常用的药物包括苯二氮平、拉莫三嗪等。
3.物理治疗:物理治疗是一种常规手段,通过锻炼孩子的肌肉、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等,能够有效地改善抽动障碍的症状和病情。
结语:
如果发现孩子有抽动障碍的症状,应当及时就医,接受专业的治疗和康复。当然,最好还是从预防着手,尽量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,注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,增强体质,减少患病的风险。
更多关于孩子抽动障碍的疑问和焦虑,家长可点击下方立即通话,或点击在线咨询,得到针对您孩子专属的分析改善建议!也可以关注公众号【成都天府儿童医院】,了解更多孩子抽动障碍相关的问题。
成都天府儿童医院温馨提示: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不适,请及时就医,寻求医生的帮助与指导,健康问题不容忽视。
在成都天府儿童医院,我们用心守护每一位孩子的身心健康,助力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具体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123号
健康热线:028-87776883
健康咨询热线:
028-84433902
Copyright © 成都天府儿童医院版权所有
24小时咨询热线:028-84433902
地址: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123号
备案号:蜀ICP备2024088257号
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,可联系删除。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