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4-08-11
如何用沙盘游戏走进多动症孩子内心世界,治疗情绪问题
当多动症孩子有情绪不愿意说,或者说不出来,如何帮他疏导心理压力?
今天,王华燕老师用一个真实故事告诉你。
我和8岁小T的第一次见面
小T,是一个正在读二年级的男孩。
来到医院的原因是多动症,除了不易静坐、小动作多、兴趣转移快以外,情绪方面也有一些问题,比如喜怒无常、跟妈妈顶嘴甚至骂人……
像小T这样多动症伴情绪问题的症状,除药物和行为治疗外,还要配合心理干预。
主治医生安排了一对一沙盘游戏治疗,每次半小时。
沙盘游戏治疗的作用
沙盘游戏治疗是指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与见证下,来访者自由地从玩具架上挑选玩具,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心理技术。通过这样的形式,帮助来访者架起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桥梁,从而表达自我、宣泄情绪,提升自我意识,激发想象力、创造力。沙盘治疗注重给来访者提供自由、安全、受保护的空间,提取来访者自身的内在动力。我第一次见到小T的时候,他跟在妈妈身旁,安静配合,但又有些拘谨和克制。投入沙盘过程以后,小T态度变得积极起来。他精细地观察和挑选玩具,并细致地在沙盘内构造。
不同的玩具代表不同的信息
看着着他一趟又一趟地来回在沙盘和玩具架子之间游走,沙盘内的场景越来越丰富。
这整个过程中,小T是安静的,完全投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。
课程结束时,小T不愿意停止挑选玩具,并且变得焦躁不安。
这时我感受到他有很多的心理内容想要表达出来,并且希望呈现出的状态是完美的。
小T给自己的作取名为《疯狂的地球》,我的确感受到了一个疯狂的世界!
这个世界有很丰富的内容,有很多奇妙的故事和场景,各种各样的玩具杂乱繁复地挤在一起,与小T安静克制的外表形成强烈的反差。
这就是小T的内在世界,它以小T独有的内在逻辑组合起来,旁人不一定能完全理解。
也因为有了沙盘的呈现,我可以尝试着理解孩子的“问题”:
★ 首先可以理解到的是,小T目前是有情绪压力的,但是缺乏适宜的表达渠道,要么克制压抑,要么发脾气,呈两个极端化。
★ 同时观察到小T的沙盘呈现稍显无序,旁人是不易理解的。这也就是他目前的矛盾点之一:表达方式的不适宜。
我和小T妈妈交流了这个问题,妈妈说,小T平时大多数时间与自己相处,活动范围是比较受限的。孩子没有足够的机会去释放和锻炼自己。
妈妈还主动透露说,近期家庭确实有些状况,可能带给了孩子一些影响。
妈妈积极和坦诚的态度让我印象深刻,对下一次的沙盘游戏治疗很有帮助。
小T的最后一次沙盘课
随着小T沙盘课程的逐步推进,他的沙盘作品越来越有秩序感、力量感,前期紧张的情绪压力逐渐被释放。
最后一次沙盘课,似乎是小T之前几次所思所想的融合,火车、动物、植物、建筑物均衡地搭配在一起。
这一次,他不错地控制了时间和内容,留了更多的时间给自己玩耍,而不仅仅急于展示。
看来,他已经找到一隅安然自处的心灵空间,不那么执着于外在的表现了。所以最后呈现出的画面也是清爽而流畅。
小T的沙盘课程告一段落了,他开始回到学校上课,跟妈妈间的依恋关系得到修复,也能够基本控制住自己的情绪。
近段时间,妈妈也积极参加医院的家长课堂,学习如何改善家庭氛围和沟通方式。
希望小T的多动症慢慢康复,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融洽!
写在后面:
小T的沙盘历程让我看到,对于负面情绪积压的孩子,沙盘就像一个管道,帮助孩子承载、表达、梳理,从混乱到清晰、从阻塞到流动。
小T这段“疯狂地球之旅”,不由得让我联想起五月天的《疯狂世界》。
“我好想好想飞,逃离这个疯狂世界,那么多苦那么多累,那么多莫名的泪水;我好想好想飞,逃离这个疯狂的世界,如果是你发现了我,也别将我挽回。”
其实,在我们表面世界的背后,都有一个神秘的内心世界。
那里或许藏着不为人知的喧嚣和疯狂、愤怒和悲伤,甚至有深深无力、想要放弃的念头。
如果我发现了你,我会尽力挽回,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我们面对和看清这个世界,看到我们的价值所在,找到我们的心之所往。
孩子青春期烦躁、总是吵架,沙盘治疗有用吗?
成年人可以用沙盘治疗吗?
更多关于孩子自闭症的疑问和焦虑,家长可点击下方立即通话,或点击在线咨询,得到针对您孩子专属的分析改善建议!也可以关注公众号【成都天府儿童医院】,了解更多孩子自闭症相关的问题。
成都天府儿童医院温馨提示: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不适,请及时就医,寻求医生的帮助与指导,健康问题不容忽视。
在成都天府儿童医院,我们用心守护每一位孩子的身心健康,助力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具体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123号
健康热线:028-87776883
健康咨询热线:
028-84433902
Copyright © 成都天府儿童医院版权所有
24小时咨询热线:028-84433902
地址: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123号
备案号:蜀ICP备2024088257号
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,可联系删除。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