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3-12
抑郁症并非成年人的“专利”,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正受到这一心理疾病的困扰。数据显示,我国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,约15%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。然而,许多家长对抑郁症的早期表现缺乏重视,导致孩子从轻度抑郁逐渐发展为重度抑郁,甚至出现自伤、自杀等严重后果。
1、抑郁症的早期信号
抑郁症的早期表现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解。孩子可能表现出情绪低落、兴趣减退、易怒或烦躁等情绪变化,但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是“青春期叛逆”或“性格问题”。此外,孩子可能出现睡眠障碍(如失眠或嗜睡)、食欲改变(如暴饮暴食或厌食)、注意力下降或学习成绩下滑等生理和行为变化。研究表明,约60%的抑郁症患儿在早期未被及时发现,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。
2、忽视的后果:从轻度到重度
如果抑郁症的早期信号被忽视,孩子的症状可能逐渐加重,甚至发展为重度抑郁。重度抑郁症患儿常表现出极度的绝望感、自我否定和自杀倾向。研究显示,约20%的重度抑郁症患儿曾尝试自杀,而其中40%在自杀前未得到任何心理干预。此外,抑郁症还可能引发其他心理健康问题,如焦虑症、强迫症或物质滥用,进一步加剧孩子的痛苦。
3、早期干预: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
抑郁症的早期干预需要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。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,倾听他们的心声,避免过度批评或施压。如果发现孩子持续情绪低落或行为异常,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。心理治疗,如认知行为疗法(CBT),被证实能有效缓解轻度抑郁症状,帮助孩子重建积极的心态。学校也应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。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课程、设立心理咨询室,帮助学生了解抑郁症,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。此外,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,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问题,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。
4、专业支持:打破心理疾病的污名化
抑郁症是一种疾病,而非“软弱”或“矫情”。家长和社会需打破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,鼓励孩子积极寻求帮助。心理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如心理治疗、药物治疗或两者结合。研究表明,早期接受专业干预的抑郁症患儿,康复率比未干预者高出50%。
更多关于孩子抑郁症相关的疑问和焦虑,家长可点击下方立即通话,或点击在线咨询,得到针对您孩子专属的分析改善建议!也可以关注公众号【成都天府儿童医院】,了解更多关于孩子抑郁症相关的问题。
成都天府儿童医院温馨提示: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不适,请及时就医,寻求医生的帮助与指导,健康问题不容忽视。
在成都天府儿童医院,我们用心守护每一位孩子的身心健康,助力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具体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123号
健康热线:028-84433902
健康咨询热线:
028-84433902
Copyright © 成都天府儿童医院版权所有
24小时咨询热线:028-84433902
地址: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123号
备案号:蜀ICP备2024088257号
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,可联系删除。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