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4-11-09
所谓“坏毛病”
也许只是生病了……
# 真实案例分享 #
6岁的夏夏最近总是会反复地、用力地眨眼睛,父母看到了,觉得这是孩子从哪里学来的坏毛病,总是批评他。夏夏被批评多了心里也很委屈,总是大发脾气。夏夏妈妈认为孩子是玩手机玩多了,学坏了,不允许夏夏再接触任何电子产品。过了一个月,夏夏眨眼的症状确实有一点减轻,夏夏妈妈放下心来,想着再等一段时间或许就都好了。
没想到两个星期后,夏夏眨眼的情况突然加重,还出现了耸鼻、咧嘴和皱脸的情况,把夏夏妈妈吓了一大跳,有邻居说这种情况可能是缺钙,吃点鱼肝油就好了,可吃了一个月的鱼肝油,孩子也并没有好转。周围的孩子还取笑夏夏是个怪物,不爱和夏夏玩,夏夏渐渐变得暴戾、喜怒无常,在家里经常发火。看到孩子这种情况,夏夏父母终于决定带孩子去医院看看。
医生在检查之后告诉夏夏父母,孩子不是什么“坏毛病”,其实是得了抽动症,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。当孩子想眨眼的时候,会感觉到眼部周围肌肉有一种压迫感和不适感,迫使他必须用力挤一下眼睛才觉得舒服或者有一种释放感。孩子不想接受批评,当着家长的面可以忍一忍或者控制少做一点动作,一旦家长走开了就会做得更加频繁,所以家长的每一次批评,其实都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,加重了焦虑情绪,导致孩子后面的抽动症状变得更加严重。
# 对于抽动症,家长应该这样做 #
抽动症的治疗是综合性、多方位的,包含药物治疗、中医疗法、健康教育、心理调护等,需要医生、心理治疗工作者、家长以及老师们的支持与合作,而积极的家庭干预疗法,是抽动症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,将有利于减轻孩子的抽动症状。
1、家长应正确认识抽动症的性质和特征,并非孩子有意而为之,应减少对孩子的责备,出现抽动症状时不要紧张或当场提醒,营造良好、轻松的家庭氛围。
2、告诉孩子抽动不是坏毛病,就像感冒、咳嗽一样平常,并且可以通过治疗而改善,帮助孩子消除自卑情绪,鼓励其与人交往,或指导孩子做有节律、缓慢的腹式深呼吸以放松心情。
3、尽量让孩子忙碌起来,不过分关注自己的症状,或和孩子做游戏,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,转移注意力。
4、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,增加户外活动的频率。
5、清淡饮食,多吃富含营养、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。
6、科学安排作息时间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
7、家长与学校的老师做好沟通,让老师也能了解有关抽动症的知识,并通过老师教导其他同学不要嘲笑、歧视孩子,由此帮助孩子消除紧张及自卑心理。
成都天府儿童医院温馨提示:
抽动症会给孩子身心带来很大的影响,有部分孩子的症状会一直持续到成年,不仅会影响学习和生活,也会使孩子产生焦虑、抑郁的情绪,影响心理健康。若发现到孩子日常出现怪异的“小动作”,一定及时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,进行综合评估,尽早治疗,争取早日康复!
更多关于孩子抽动症相关的疑问和焦虑,家长可点击下方立即通话,或点击在线咨询,得到针对您孩子专属的分析改善建议!也可以关注公众号【成都天府儿童医院】,了解更多关于孩子抽动症相关的问题。
成都天府儿童医院温馨提示: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不适,请及时就医,寻求医生的帮助与指导,健康问题不容忽视。
在成都天府儿童医院,我们用心守护每一位孩子的身心健康,助力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具体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123号
健康热线:028-84433902
健康咨询热线:
028-84433902
Copyright © 成都天府儿童医院版权所有
24小时咨询热线:028-84433902
地址: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123号
备案号:蜀ICP备2024088257号
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,可联系删除。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。